2009年5月3日 星期日

Manderlay

Manderlay是發生在Dogville之後的故事,是導演Lars Von Trier《新命運三部曲》中的二部曲,中文定名為【命運變奏曲】。因為先看過Dogville了,所以此片的拍攝手法已不再令我感覺特別,而其劇情的轉折和對於某些人性卑劣面的描寫和諷刺,和首部曲Dgoville相比較也並未更讓人膛目;然而整個故事仍有其驚艷──隱喻,沒錯!隱喻!而且是多重隱喻!有對於人性害怕改變的隱喻;對於自欺欺人──而且是社會集體自欺欺人的隱喻;甚至故事完結前的幾句旁白,還更進一步隱喻且暗諷了那些甘於受統治於極權政權底下的人的心態。電影結束後慢慢咀嚼,整個故事所隱藏的含意才慢慢溢出,嚐到遲來的美味。

雖然在租來的DVD影片簡介中,介紹了新女主角Bryce Dallas Howard的演技相當精湛,可惜除了自慰和性愛的兩個場景之外,在此片其他部份的演出我卻感受不到,算是個小遺憾。

關於Dogville和Manderlay的拍攝手法,其實並非導演一時興起的念頭,也非經費問題所致,而是因為其在對於電影的期望下所簽署的一份名為Dogma 95的宣言。雖然Dogville和Manderly都曾出現槍枝,違反了Dogma 95宣言中的其中一條規則,因此並不能算是完全的Dogma 95類型電影,不過這兩部片仍然遵守了其他的規則。


何謂Dogma 95?

以下資料摘錄自“從《越笨越開心》談Dogma 95電影運動

Dogma 95是由起草人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 與托馬斯‧溫特伯格(Thomas Vinterberg)在哥本哈根訂下十項規條,與其他導演克里斯汀‧萊文(Kristian Levring)和索倫‧克拉‧雅布克森Soren Kragh-Jacobsen於1995年發起一個名為Dogma 95的宣言──電影運動,宣稱「純潔誓言」(The Vow of Chastity)」的拍攝電影的準則。

Dogme 95起草和通過的規則:
1. 攝製必須在故事的發生地完成。道具和佈景不可以是後加的,(如果一個特定的道具對故事是必需的,必須選擇一個這個道具可
以被找到的地點)
2. 音軌永遠不能與圖像分開錄製,反之亦然。(配樂不可以使用,除非音樂是攝製的場景里出現的)。
3. 攝像機必須是手持的。任何晃動或者手持所能達到的穩定程度都是被允許的。(電影不能發生在攝像機存在的地方; 攝像必需是
是在電影發生的地方)
4. 電影必須是彩色的。特殊打光是不可接受的。(光線過暗至不足以曝光的場景必需砍掉或者只使用附加到攝像機上的單一光源)
5. 光學處理和濾鏡是被禁止的。
6. 電影不能包含膚淺行為。(不可含有虛假的動作場面,譬如謀殺,武器等不可以出現)
7. 時空上相距較遠是不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說電影必須發生在此時此地)。
8. 類型片是不可接受的。
9. 膠片格式必須是35mm的。
10. 導演是不能署名。

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

JFK

《JFK》是Oliver Stone最知名的作品之一,這部1991年的電影,現在看來仍然感覺張力十足,其中對於刺殺甘乃迪真兇的推測和臆測建構出極其複雜的陰謀論,其複雜程度該當居相同(似)類型電影之翹楚。對於喜歡牽扯到政治和陰謀論電影的人應該很能享受此片;對於刺殺甘乃迪真相有興趣的人則更應該找來仔細觀賞。

John. F. Kennedy被刺殺後多位相關證人即入續不尋常死亡,令人更懷疑並非被捕的刺客單獨而為,而Jim Garrison是刺殺事件後至拍攝該片時,唯一對該案的(可能)真兇(之一)提出告訴的檢察官(之後大概也沒有其他人了吧!),其勇氣和對理想的堅持令人敬佩。只是我也和一些看過此片的人抱持同樣的疑問:既然真兇(們)可以輕易地刺殺JFK和RFK(Robert. F. Kennedy, JFK胞弟),同樣地也能夠輕易地抹除掉Garrison,然而,卻沒有?所以我猜想或許Garrison的推測是錯誤的,其推測的結論或許反而有利於真兇隱藏罪行。當然,也可能Garrison的推測方向是對的,只是真兇的城府深不可測,又或者真相的複雜、真相的驚人遠超出我的想像。

真相如何依舊不得而知,或許只能等到2029年該案的許多機密文件解密後,才有可能曉得。20年後咱們再來接受一次震撼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