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白醬海鮮義大利麵做法

剛剛看電視學的,做法如下:


煮spaghetti水要夠多,要加鹽


切蝦跟中卷備用,要切大塊一點,中卷切片或切圈都可以


奶油炒切片蘑菇

加入蛤蜊、適量白酒、兩大勺煮麵水

煮到蛤蜊開了以後取出備用

加入八分熟的spaghetti、奶油、鮮奶,翻炒一會

加入起司翻炒讓白醬變濃稠

加入海鮮(蝦、中卷)翻炒至熟

再加入先前取出備用的蛤蜊略微翻炒即完成


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簡單食3

紅咖哩
因為不喜歡黃金咖哩塊煮出來的味道,所以跑去買了紅咖哩醬料包回來實驗,基本上就是照著醬料包的程序做就可以了。先將洋蔥切丁爆香,放入紅咖哩醬炒過(可略),再放路已切塊的牛肉繼續炒一會,然後加入椰奶、適量的水開大火煮滾後再轉小火並加點鹽調味後悶煮幾分鐘。喜歡的話,加入椰奶後可以加一些蔬菜一起煮,蔬菜不要放太多,最後溫/小火煮到蔬菜熟後加點鹽調味即可。

但降子牛肉會煮到太老太硬,所以後來牛肉都是蔬菜快熟時才放進去煮個一兩分鐘而已。如果想要牛肉的咖哩味重一點,可以在加入椰奶後小火悶煮個30分鐘以上,再放蔬菜煮到熟即可。








咖哩醬料包還有綠咖哩、黃咖哩,做法差不多。








看不出來是咖哩的咖哩麵^^"








這好像是黃咖哩








煮太爛的綠咖哩


炒飯
大蔥或青蔥或洋蔥爆香後,放入肉絲或切丁培根略炒一會,然後加入蔬菜炒到熟,最後加入煮好的白飯、鹽、醬油、胡椒等調味並翻炒均勻即可。

油加多一點蔬菜會比較容易炒熟,切之後加入白飯翻炒也比較容易。煮白飯時水不要加太多,煮熟的白飯要比較乾才是適合炒飯用的白飯。

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簡單食2

番茄肉醬隨變麵/飯
Backpacking的時候,背包客們最常煮的菜莫過於番茄肉醬麵了,做法很簡單,而且學會之後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省點食材費,因為離開的背包客最常留下的free food就是番茄醬。基本的做法就是油熱後爆香洋蔥,再加入牛絞肉溫火炒熟,之後加入切片蘑菇、新鮮番茄丁、番茄醬、略加點水,大滾後轉小火(悶煮,有蓋的話)至番茄丁軟爛,最後適量加入鹽、黑胡椒等調味料。也有人再炒牛絞肉時就加入鹽和黑胡椒,大概會比較香一點吧!一個人喜好最後可以再加點香草(各種香菜都可以)調味。

為了節省時間,會在肉醬的時候一邊煮spaghetti,如果沒有鍋蓋的話,spaghetti要用大火煮,不然要煮很久,相對的水就要多放點。

兩者都完成後,有人會把spaghetti沖冷水後再加進肉醬裡炒過,但我很懶都是直接把肉醬淋在還熱熱的spaghetti上而已。

因為免費的番茄醬不同,每次炒出來的味道都不太一樣。但大概是背包客都太好養了,每個吃過我煮的番茄肉醬的人都說好吃,但我自己常常都覺得還好而已。各種材料份量自行隨時依儲存的食材而改變才是背包客精神。因為喜歡吃飯,還滿常用飯代替麵的,只是今天才發現完全沒有留下肉醬麵的證據 orz......








牛絞肉換成海鮮








加了小黃瓜的飯








加了芹菜和sun-dried tomato的飯


白醬義大利麵
從Sydney到Melbourne的路上,向同行的旅伴請教後,就很想實驗看看,所以到了Hobart後就興奮地。同樣爆香洋蔥後(很多菜色的第一步驟做法,可用奶油爆香洋蔥),加入培根/火腿炒個幾分鐘至有香味出來,加入鮮奶油(cream)、牛奶後煮滾再轉小火,加入鹽、黑胡椒調味、最後加入香菜再煮一會就完成。因為想要多吃點蔬菜,也常在加入鮮奶油前加些蔬菜煮,蔬菜加太多反而不好煮也不好吃。